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章 山雨欲来(7 / 9)

死后,汉武帝对她可就不能容忍了,因为阿娇跟汉武帝说话还是像当初训斥小弟弟一样,毫无顾忌,于是废了她的后位,把她迁到了冷宫,让她自生自灭。这第二句渔阳鼙鼓葬花魂讲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,唐明皇因杨玉环貌美,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,最终酿成安史之乱。安禄山从渔阳起兵反叛后,唐玄宗逃亡西南,在马嵬坡被哗变的军队逼迫,处死了杨贵妃。”

我趁机道,“臣女知道皇上现在喜欢臣女的直率,可是以后定会像厌烦阿娇一般厌烦臣女,一想起阿娇和杨贵妃的处境,臣女就胆寒不已,不敢入宫。”

他正言道,“你竟然这样看朕,可是朕不是汉武帝和唐明皇。”

我却不等他解释,摇头道,“皇宫于臣女是越远越好。”

他生气的道,“朕说了以后是不会对你动气的。”

我不觉笑道,“可见皇上这话说的是多么的不老实,难道一个人可以从不动气,皇上现在不就是对臣女动气了么?”

他眼神一颤,傻傻的伫立在原地,尴尬的笑笑,“那便能忍则忍吧!”皇帝转首缓缓又问张嫣道,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嫣姐姐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,一旁的应瑶两股发颤,连头也不敢妄抬。嫣姐姐却从容不迫的道,“臣女张嫣,吏部侍郎张国纪之女,嫣字乃是‘桃花嫣然出篱笑,似开未开最有情’的嫣。”

“抬起头来让朕瞧瞧。”

随即嫣姐姐便抬头正望皇帝,皇帝笑道,“也是个才女,京中盛传你才气逼人,不让须眉。”

嫣姐姐复又叩首道,“这诗句都是珍妹妹方才所言,臣女只不过是是借花献佛罢了。”

他随即看向我道,“瞧她的品性,这个女子倒是不会轻易的赞赏别人。她这么说你,定是你的才貌双全,朕也看你担当得起。”随即他又将目光转向张嫣,自言自语的道,“嗯,朕也想起了唐朝李贺有一首《南院十三首》,可怜日暮嫣香落,嫁与春风不用媒。你这么的闺秀,既然连书中都道不用媒妁之言,那朕自然是要纳了你的,你愿意被朕纳入后宫吗?”

张嫣姐姐复又下跪叩首,欢欣的道,“臣女愿意,谢皇上隆恩。”

皇帝初登大典,若是能纳了张嫣,像张家这样的豪门大族定然竭力辅助新帝,太后显然也很满意,止不住的点头,嘴角不时上扬,“好,很好,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!”

“唔,什么味道如此苦涩?”说罢皇帝便将目光投到了应瑶的身上,腰间显眼处那一滩茶水污渍仍历历在目,经历了这许多的时候,清香的茶水早已散发苦涩的气味,皇帝开口道,“这茶水的味道是你身上的?”

太后见其身上污渍,不由得将手掌重重一拍扶手,“放肆,竟敢对皇帝无礼,真是不懂礼数。你这一身的衣裳沾了些茶渍,肮脏极了,也敢面圣,真是大不敬!”旋即便责问道,“这是哪家的小姐?”

太后身边的大太监安得禄早已将秀女名字熟记于胸,当即上前道,“启禀太后,这是工部侍郎应祥之女应瑶。”

应瑶大显窘迫之容,早已吓得脸色苍白,伏在地上颤颤的道,“还请太后息怒。”

皇帝却在一旁轻松的道,“母后就不要生气了,儿子瞧着,她这衣服上浸润的茶渍是正山小种,这茶叶烟熏味极重,算是红茶中的极品。”

应瑶叩首,不敢正视皇帝和太后,倒是姚姐姐昂首挺胸道,“皇上所言极是,这茶叶正是正山小种。”

皇帝将目光饶有兴趣的投到姚姐姐的身上,“朕看你不仅善长乐器,学识也是渊博。”

我趁机叩首进言,“皇上,姚姐姐不仅精通吹箫,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尤其是围棋博弈更是厉害至极。”

“你终于肯主动跟朕说句软和话了,倒不是为了自己,为的是这位姚小姐,看来你是很希望朕将她纳入后宫的。”随即便哈哈一笑,“如此倒也甚好,朕和朝中的大臣们博弈,他们都让着朕,不敢赢朕。姚宝儿,你敢赢朕吗?”

姚姐姐忙叩首道,“若是皇上愿意,臣女愿意和皇上一博。”

“这个嘛,改天再说吧!”说罢皇帝便瞧了瞧应瑶,模样倒是娇媚极了,随即便转头对太后道,“这些女子有的出身大家,有的出身微薄,母后不一直教导儿子要雨露均沾,于天下人眼里,这便是最好的安排。儿子看应瑶也是无心之失,还望母后见谅。”

太后深深一呼吸,“这是为皇帝选的秀女,既然皇帝满意了,那哀家都听皇帝的安排。”说着以眼神示意道,“还不快进行下一步,若是通过检验便可留下名字记用。”

说罢,登时有一个在旁侍候的老内监端着托盘,缓缓向我们走来,他走的极为稳当。托盘上放着一碟盘子,盘子里呈满了一坨红泥似的物品,这名内监拿起毛笔轻轻沾了沾红泥,我便知道这是何物。书中有述,守宫四爪之间有一块天生的朱砂,这红泥像极了从守宫躯干里取出来的朱砂,随即脱口道,“这是守宫砂么?”

王提乾笑道,“珍小姐真是好渊博的学识,怪不得皇上对小姐赞赏有加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