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将军,他们要入城了。”一名部将飞奔着跑过来,“他们从各个缺口突入城内,我们……我们兵力太少,根本阻拦不住。”
“大将军,要调人下去阻截。”有人道。
那名部将摇头道:“不行,他们人太多,而且有十来个入口,每个入口都有敌军突击,就算将城头所有的弟兄都调下去增援,最终也是阻挡不住。”
“能不能从其他各门调兵来援?”
“除东门以外,西门和北门的敌军也都在发起攻击。”部将道:“现在即使调过来,那也来不及,而且于事无补。”
汪兴朝抬头望天。
日头高悬天空,一片明亮。
但辽东军却迎来了最黑暗的时刻。
“大将军,敌军很快都会杀进城内。”那部将道:“你不能再留下来。东门外敌军不多,您带些人去东门,孟毅守卫东门,手底下还有近千号人,大将军可以带那千人出东门突围。”
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”另一名部将道:“大将军撤往玄菟,还有机会东山再起。”
汪兴朝此刻的神情却是极度的平静,淡然一笑,道:“东山再起?没有机会了,也许早在十几年前,就没有机会了……!”
这一刻,城墙内外震天的杀声并没有影响他的思绪。
他想到了自己当年坐上大将军位置的那一天。
那一天是何等的风光。
东北大大小小的文官武将都匍匐在他脚下,就连从京都来宣诏的钦使对他也是毕恭毕敬,客气异常。
多年以来,自己在东北就宛若皇帝一般,所有人的生死,也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。
甚至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他幻想过东北四郡真的独立建国,自己在文臣武将的山呼万岁之下,成为真正的东北之君。
但一切如梦幻泡影。
辽东军已经走到了末路,而他的野望,也只能尽归尘土。
这么多年来,自己为了笼络辽东军大小将官之心,对他们所作所为视若无睹。
他一直以为,只要有辽东军这把利刃在手,自己的地位便无可撼动。
也正因如此,不到二十年时间,辽东军便病入膏肓,尽失人心。
如果自己真的好好为东北四郡的百姓想一想,让百姓真心拥戴辽东军,军民一心,秦逍又何能在东北立足?
他知道自己留下的将是骂名滚滚。
也许史书上会清晰的记录,曾经所向披靡的辽东铁骑,正是因为汪兴朝的存在,才沦落为一支连盗寇都不如的乌合之众。
他遥望远方。
那面高高举起的龙锐军战旗在风中飘扬,战旗之下的身影虽然模糊,但汪兴朝知道那肯定是秦逍。
望着那模糊的身影,汪兴朝的手不自禁握成拳头,眸中满是冷厉怨毒之色。
“传令下去!”汪兴朝握紧手中战刀,沉声道:“除弓箭手之外,其他人全都下城头,堵住缺口,与敌军血战到底。”咬牙切齿道:“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,本将也不会让秦逍如此顺利入城。”
他也不废话,率先下去。
将官们也都不犹豫,调动城头的守军迅速下城,欲要与敌军做最后的厮杀决战。
而此刻,周元宝已经带人率先从缺口冲进了城内。
虽然有几十名军士想要堵住缺口,但周元宝带人将那些老兵击杀之后,辽东新兵看到浑身带血的敌军冲上来,要么吓得丢下手中军械,跪地投降,要么转身就跑,根本没有与敌军血战到底的勇气。
自保
都护府内,董元在厅内却是来回踱步。
昨日城内差点酿出巨祸,好在钱禄带着一队人马过来,遵照汪兴朝的吩咐,当众斩杀了几名都护府的兵士,这才将风波压了下去。
董元知道那群百姓之中,必有龙锐军的奸细。
事后钱禄派了兵士去盯住几名领头的,想要顺藤摸瓜找到城中奸细的据点。
但据点没找到,派出去的兵士也都是一去不回。
董元知道那些人肯定是凶多吉少。
他现在对城中有多少奸细,还真是不在乎。
辽阳城的战况,隔上一段时间就有人过来禀报。
早上得知城墙竟然被敌军炸开几个缺口,董元就知道大事不妙。
虽然名义上大将军府受安东都护府节制,但实际上每一任都护都只是安东大将军的傀儡。
董元多年前受朝廷委派,来到东北担任都护,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的处境,说难听点就只是一个盖印的工具人。
东北的各种政令,都是由大将军府送过来,然后盖上都护大印,以都护府的名义颁下去。
董元本以为熬上几年,等差不多的时候,调离此地。
但朝廷却似乎忘记了他的存在,董元也不知道究竟还要等上多少年。
反正手中无实权,他也懒得多管,都护府的一摊子事,甩给副都护宋清源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