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寒风先把新衣服穿上,然后套上自己的破烂衣裳……
穿好了衣服,他们就蹬掉脚上的草鞋,先穿上袜子,然后套上鞋子,一群孩子便相对着傻乐。
发了衣服的士兵见他们都穿戴好了,立即挥手驱赶,“去去去,别在这儿挡道,来来来,所有人都看过来了,今儿珍宝阁有成衣鞋袜出售,凡是领了以工代赈工作的,都可凭借条子来买,价格优惠,数量有限,先到先得啊。”
“孩子全都一边去,别在这儿挡路。”
孩子们一哄而散,但也没有走远,就站在一旁往这边看。
就见士兵们搬出一个个大箱子,从里面拿出一套又一套灰色或者青色的衣裳,掏出不少大鞋子和袜子摆在一旁。
当即就有大人捂着铜钱上前问价。
赵含章似乎想要把珍宝阁开遍豫州,新宋县她卖东西的地方就叫珍宝阁,专门出售粮食、布匹和鞋袜等东西。
就只是一个宽敞的木棚,东西都是摆在棚前的,只有入夜或者下雨下雪的时候才会搬到木棚里去,特别的简陋。
赵宽等人不理解,赵含章是哪来的脸能将这样一个地方取名叫珍宝阁的。
但这里的难民们却轻易接受了,因为这里有粮食,可不就是珍宝阁吗?
这里是每天下工后最热闹的地方,就算不买粮食,只是看到木棚里一袋又一袋的粮食,那也能让他们安心。
看到真的有大人上前买衣裳,孩子们便竖起脑袋凑上去听。
士兵道:“这一套麻布衣裳,二十文一件,裤子十文一条,鞋子也是八文一双,袜子便宜,五文钱三双。”
“这一套贵些,暖和,要二十五文一件……”
有记性好的孩子很快记下了价格,转身就跑。
他一路跑到砖窑那里,冲还在加班干活儿的工人们喊道:“珍宝阁出御寒衣裳了,便宜的二十文一件,贵些的二十五文一件,数量有限,先到先得!”
正在烧砖的工人听见,立即跑出来问道:“是成衣吗?”
“是成衣,”小孩儿大声道:“是汝南郡的女工赶制出来的,针线细密,布料也好,很是耐穿呢,要买的赶紧了。”
有人抽不出空来,家里又没什么人,当即在孩子群里一扫,找到自己认识相熟的孩子,立即伸手把那孩子拽过去,从怀里数出钱来道:“帮我去买一套衣裳,就要便宜的就行,重要的是鞋袜,给我多买两双,买好了我给你一文钱当报酬。”
孩子一口应下,记下他要买的东西后便去看其他人,“还有谁要买的,我只能买五套!”
他只记得住这么多,多的他就记不住了。
使君说了,他以后得读书,读书以后就识数,能记住的东西就多了,所以他得攒钱读书!
赚钱
因为进了新货,简陋的珍宝阁前很热闹,一直有听到消息的工人们拿着钱赶来。
现在他们不是很缺粮食了,在这里干活儿,每日都有吃的,他们赚到的工钱也能买粮食。
所以每人都存有一定的粮食。
倒是很缺布匹和成衣鞋袜等物,尤其是冬天了,大家衣裳漏风,鞋子都还是草鞋,更不要说袜子等物了。
有了钱,他们便想为自己添置些东西,至少暖和些,日子好过点儿。
赵含章早想到这点儿,从战事结束开始便让安定的汝南郡各县开始大量制作各种物资。
汝南郡上蔡县章家村里,章大岩和包三柱推着手推车才进到村里,立即有眼尖的村民看见,连忙奔出来问,“大岩,我们的钱领回来了吗?”
“领了,领了,一会儿上我家拿钱。”
“不急,不急,”对方嘴上说着不急,脸上却笑开了花,眼睛紧盯着板车上的东西,“大岩,这是布料吗?是不是还有活儿?你可得给我们多留几匹布,我家婆娘的手艺好……”
章大岩道:“那不行,县衙的管事没选中你婆娘做的衣裳,说是针脚不够细,倒是鞋子做的还成,我这次领了两百双鞋子的量,回头给嫂子二十双的量。”
“二十双够她做多久啊?给个五十双吧,她带着我家闺女做,很快就做出来了。”
“那不行,”章大岩一边推着板车往家走,一边拒绝,“每个人领的量都是有数的,而且管事要求严得很,大花做鞋的手艺还比不上大嫂,她做了管事要是不收,回头这材料费你还得给我。”
对方立即不说话了。
章大岩跟着道:“这做鞋子还是比不上做衣裳,我听县衙管事的说,手艺好的裁缝和绣娘能进绣坊呢,那做出来的衣裳是用绸缎做的,一套最少能赚五十文钱。”
章聪咋舌,“这么赚钱?”
“可不,”章大岩道:“所以聪哥,你也别总拘着大花,我看过了,我们村里这么多女郎,就大花手艺还不错,送到绣坊里去学,指不定能学出来。”
“让她在家里纳鞋底亏了些,现在是外头流民多,使君心善,所以让我们做鞋子赈济,但过了